查看原文
其他

2020年毕业生就业首选不是北京和上海,排名第一的是……

点击关注→ 音乐名师大讲堂 2022-05-02


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,2020年高校毕业生874万人,比去年增加40万人,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。

除了找工作,对于多数走出校园的毕业生来说,租房是毕业季必须直面的问题。


贝壳研究院近日发布《2020年毕业季租房洞察报告》,对不同城市毕业生租房情况进行的调查显示:

与去年相比,一线城市仍是毕业青年首选的就业城市,广州以微弱优势超越上海,排名第一,北京紧随其后,深圳依旧排名第四。


其中,变化比较明显的是新一线及二线城市。

武汉、南京、郑州及杭州等新一线城市排名靠前。2019年,排名比较靠前的城市为成都、武汉、南京及杭州。


报告显示,近七成毕业青年可接受的租金水平在2000元以下,且无论是一线城市,还是新一线城市,1000-2000元均是毕业青年可接受月房租占比最多的价格区间。

不过,毕业青年可接受租金水平在不同比较维度上存在明显差异。

例如在城市维度上,在2000-3000元月租金价格区间,一线城市的占比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城市;

在学历比较维度上,在月租金2001元及以上价格范围,学历越高,可接受的受访者占比越高。


说到租金水平,就不得不提房租收入比。

一般情况下,一个人租房的开销占收入比例太大,生活的幸福感就很小,因此房租收入比很大程度上关乎到毕业青年初入社会时的幸福指数。

报告数据显示,20%的房租收入比是个关键点,52.7%的毕业青年受访者表示,可接受的房租收入比在20%以下。

男性受访者可接受的房租收入比主要集中在20-30%,而女性受访者主要集中在10-20%。也就是说,在租房这件事儿上男生比女生更愿意花钱。


一般认为,30%是房租收入比的“幸福分割线”,一旦超过则表明房租压力过大。

根据平台数据显示,在4个一线城市和15个新一线城市中,大部分城市的房租收入比都在30%以下。



此外, 约48%的毕业青年受访者表示,毕业时第一次租房选择合租。

而从合租的意愿来看,68.76%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,且年龄段越低可接受占比越高。

而在合租室友的选择方面,数据显示,选择跟同学或朋友合租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情况,达七成以上。

合租平摊费用相对划算,但室友之间互相迁就、体谅就成了碰运气的问题。整租可以获得更多的私人空间,但费用就要高很多。


平台数据显示,大多数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,整租的套均租金要比合租的单间租金高出近一半左右。

合租和整租对居住品质的影响还在于居住面积。调查数据显示,35.5%的受访者理想的租房面积区间在31-50平米,但这个愿望在很多大城市达不到。

无论是整租还是合租,平台数据显示,新一线城市租房套均面积均明显高于一线城市。


对于多数高校毕业生来说,进入社会的第一个“家”都是租来的。

无论是单身想合租找个安心、舒适的小窝,还是小情侣想整租要个甜蜜、温馨的爱巢,总的来说新一线城市比一线城市都要容易太多。

选择住在什么地段,会强烈影响毕业青年们的租房支出、能租到的房间面积大小,更重要的是影响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。

报告调查数据显示,46.7%的毕业青年受访者可接受的通勤时长为1小时,其次是半小时,即约70%的受访者表示可接受的通勤时长在1小时范围内。


更多的年轻人在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后,不愿意经历跨越大半个城市、多次换乘的艰难通勤。

调研结果显示,约63%的受访者表示,毕业租房时,会首选在工作地点周边租房,其次才是轨道站点附近。

不过,在通勤这件事儿上,北上广深的毕业青年们忍耐度要高很多。调研数据显示,一线城市毕业青年接受1小时以上通勤时长的受访者达36%,而新一线城市这一比例仅为24.4%。


在职住距离这道选择题上,一线城市的毕业青年面对着怎样的现实?

结果显示,北京、上海及广州等一线城市的2000元合租半径明显要高于其他新一线城市。


在一线大城市,毕业青年在租金水平、居住空间和通勤距离上很难兼得,想要房租压力小一点、居住空间大一点,就只能考虑远离市区、交通不便的郊区地带,而在这一点上新一线的毕业青年们显然幸福感更高。

租房支出、租住面积、职住距离,毕业青年租房选择三大“纠结向”,在不同维度上拉扯初入社会的同学们做出不同的选择,而在寻租的过程中,这才刚刚迈出第一步。

调研数据显示,毕业青年们最常通过互联网获取房源信息,38.8%的受访者表示通过线上房源网站及APP来获取房源信息,其次才是线下中介公司及熟人介绍。

也有一些毕业青年通过路边或小区等贴的小广告寻找房源。毕业六月,炎炎夏日,躺在空调房里打开手机慢慢挑选,更符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。

从毕业青年反馈的租房痛点结果看,51.4%的受访毕业青年认为,虚假房源信息多是最大的毕业租房痛点。

其次是安全隐患问题,对于单身青年,尤其是女性青年来说,安全隐患是需要更关注的痛点。

调研数据发现,有45.82%的女性受访者表达担心安全隐患问题,而男性受访者的比例仅为35.19%,差异较明显。




扫码加入“音乐专业就业资讯群”

分享网络时代红利 

与音乐名师“面对面”

文章来源: 贝壳研究院 、证券时报、广州淘房志

更多精彩


点亮  在看  名师相伴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